温州医科大学 就业网 新闻网 老网站

招生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招生动态 >正文

共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温医大举办生源基地高中校长论坛

发布时间:2025-03-15 点击

314日下午,温州医科大学生源基地高中校长论坛在茶山校区生物医药科研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以探索高中大学贯通培养途径,共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主题,来自浙江省内11个地市重点高中的校长、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作视频致辞。校党委副书记汪军洪,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朱雪波出席论坛。

开幕式:共话人才培养新篇章

李校堃在致辞中介绍了温州医科大学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强调在新高考改革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高中与大学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他表示,温医大愿与各生源高中携手努力,共同跨越大中衔接的分界线,畅通招生培养的供应链,打造联合育人的共同体,搭建学生成长发展的新平台。

汪军洪在致辞中表示,省内外百家生源基地是选拔优秀医学生的重要渠道,更是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平台。希望双方今后能以专家、教授进中学活动为载体,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协同育人机制;以生源高中校长论坛为平台,构建教育双向赋能会商机制;以校园开放日”“逐梦医路活动为窗口,构建资源开放利用共享机制。

论坛上举行了温医大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共育基地授牌仪式。

专家报告:聚焦新高考与拔尖人才培养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原副院长边新灿以《拔尖创新人才选育与新高考》为题,分析了新高考改革对人才选拔和培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新高考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和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

温州中学党委书记吴军则从高中教育的角度出发,分享了温州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他提出,高中阶段应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潜能开发,为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朱雪波通过优入口、强过程、亮未来三阶段培养模式,分享了学校在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她强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高中与大学间紧密衔接,打破教育壁垒,共同构建科学、系统的育人体系。

圆桌对话:共商教育创新与协同育人

新高考改革十年给高中带来的深刻变革和深远影响圆桌对话环节中,慈溪中学校长沈迎斌、湖州市第二中学校长郑璐、永嘉中学副校长李林贵、临海市杜桥中学副校长蒋敏、鄞州高级中学党总支委员李俏波等围绕新高考改革对考试评价、人才选拔、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招生录取等方面产生的变化及影响展开充分交流讨论。康复医学院党委书记郑节霞主持对话。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的策略探讨圆桌对话环节中,温州中学党委书记吴军,台州中学党委书记程志平,余姚第四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黄荣生、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副校长潘维维、松阳一中副校长占强运、柯桥中学校友办主任丁建新等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各自学校教学与管理领域的应用案例,并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进行了研讨。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郑晓群主持对话。

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高中大学协同育人平台搭建圆桌对话环节中,萧山中学校长方飞燕、瓯海中学党委书记高琼林、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金志正、温岭中学副校长陈世波、黄岩中学副校长章楚祥、鄞州中学招生服务中心主任周宏杰等一致认为,高中与大学应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共同开发特色课程,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为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优质平台。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陈洁主持对话。

携手共筑人才培养新高地

本次论坛为高中与大学搭建了交流平台,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生源高中的合作,共同探索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